皮皮虾是什么

核心提示皮皮虾,学名叫“虾蛄”,又叫濑尿虾,英文俗名为“Mantis Shrimp(螳螂虾)”。为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旗下物种的统称。皮皮虾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四节,

皮皮虾是什么

皮皮虾,学名叫“虾蛄”,又叫濑尿虾,英文俗名为“Mantis Shrimp(螳螂虾)”。为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旗下物种的统称。

皮皮虾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四节,后四胸节外露并能活动。腹部七节,分界亦明显,而较头胸两部大而宽,头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复眼一对,触角两对。

第一对内肢顶端分为三个鞭状肢,第二对的外肢为鳞片状。胸部有五;对附肢,其末端为锐钩状,以捕挟食物。胸部六节,前五节的附属肢具鳃,第六对腹肢发达,与尾节组成尾扇。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虾姑雌雄异体,雄者胸部末节生有交接器。

扩展资料:

中国不同地域的百姓对于虾蛄的叫法不一,如:虾蛄、虾爬子、爬虾、虾虎、皮带虾、虾婆、虾公、濑尿虾、撒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花不来虫、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皮皮虾,在蓬莱大季家等地亦称“官帽虾”,因其尾部倒过来看像乌纱帽而得名。

生活习性:

1、虾蛄多穴居,常在浅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为“U”字形。口足类动物为肉食性,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此类动物能以尾肢摩擦尾节腹面或以掠肢打击而发声。

2、虾蛄性情凶猛,视力十分锐利。由于善于游泳,因此其猎物大部分为底栖性不善于游泳的生物,包括各种贝类、螃蟹、海胆等。它们能够轻易破坏猎物的外层硬壳,享用内里的肉。

3、螳螂虾非常善于打埋伏。强烈的攻击可将敌人置于死地。披着钙化装甲的龙虾、立着脚尖悄然路过的螃蟹也常成为螳螂虾的攻击对象。螳螂虾两个锤节的猛烈打击可以毁坏蟹的神经系统并使它当场毙命。用它头下带倒刺的臂飞快地刺向食物,这一点颇像螳螂。

参考资料:

-皮皮虾

虾蛄,全世界约有400种,大部份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底栖性。被抓时腹部会射出无色液体,所以又被称为攋尿虾(常误写为濑尿虾或赖尿虾)。 别称:攋尿虾,螳螂虾,爬虾子,口虾蛄,皮皮虾,富贵虾,琵琶虾口足目(Stomatopoda)海产甲壳动物,尤其是虾蛄属(Squilla)的种类。第二对附肢很大,形似螳螂的前足,故英语名意为螳螂虾。250多种,分布广,长1~30公分(0.4~12吋)。生活於近岸水域中,但也可见于1,300公尺(约4,300呎)深处。多数生活在洞穴中。幼体和成体都善游泳。螳螂虾蛄(S. mantis)常见於地中海和邻近的大西洋水域,长20公分(约8吋),在底泥和有机碎屑中生活。鬼虾蛄(S. empusa)是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最常见的种类。日本沿岸的Oratosquilla oratoria可供食用,长亦达20公分。

掠虾亚纲中仅有口足目 ,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姑科外,现生种分4个总科:深虾蛄总科、指虾蛄总科、虾蛄总科和琴虾蛄总科。全为海生。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3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虾蛄身体窄长筒状,略平扁,头胸甲仅覆盖头部和胸部的前4节,后4胸节外露并能活动。有1对带柄的复眼。这两个体节在头部前端能活动。腹部宽大,共6节,最后另有宽而短的尾节,与腹部最后1对附肢构成尾扇。口位于腹面两个大颚之间。肛门开口于尾节腹面。

虾蛄多穴居,常在浅海沙底或泥沙底掘穴,穴多为U字形。口足类为肉食性,多捕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此类动物体能以尾肢摩擦尾节腹面或以掠肢打击而发声。

虾蛄科、琴虾蛄科等体形较大种类的肉和卵巢可食,味道鲜美,口虾姑成熟的卵巢的鲜美程度远远超过中国对虾。体形较小的个体常为黄鱼、章鱼的铒料。数量最多的是口虾蛄,中国以黄渤海区产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