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四家书法的异同与分析

核心提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家,被称为"宋四家"。苏 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1037-1101)字

宋四家书法的异同与分析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家,被称为"宋四家"。

苏 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 笔法肉丰骨劲, 跌宕自然, 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作品欣赏:

《前赤壁赋》

北宋苏轼行楷书。素笺墨迹卷。纵23.9公分,M258公分。字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 州城外赤鼻 ,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 》,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游,又写了一篇《后赤壁 》,两文后世传诵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本卷为友人傅尧俞(1024~1091)书前赤壁 ,自识:"去岁作此 ",所以知道是元丰六年书,时四十八岁。

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苏轼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石渠宝笈》载:卷高七寸五分,横七尺二寸五分。卷后有文徵明、董其昌等人跋,董跋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又称:"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此帖运笔古拙内涵,非寻常苏轼法书可比。

《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 墨迹素笺本, 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 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 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难怪黄庭坚为之折腰,叹曰:"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黄州寒食诗跋》)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宋四家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为宰相,实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争愈演愈烈,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在这场斗争中,黄庭坚站在旧党一边,他虽然没有积极参加这场斗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斗争的旋涡里。

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张来、秦观、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诗。诗论标榜杜甫,但是强调读书查据,以故为新,"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他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又能词,兼擅行、草书。

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取法颜真卿及怀素,受杨凝式影响,尤得力于《痊鹳铭》,笔法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倔,字体开张,笔法瘦劲,自成风格。《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旭,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著名的书迹有《松风阁诗》、《黄州寒食诗跋》、《花气熏人帖》、《虹县诗》等。

作品欣赏:

《松风阁诗帖》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 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

《松风阁诗帖》经宋、元、明、清辗转流传,宋朝为向民收藏,后归贾似道,又迭经明顶元汴、清安岐,而入清内府。清道光年间此帖曾到鄂籍王家璧(孝凤)手中。王家璧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土,授兵部主事,任顺天(河北)乡试誉录官、会试受卷官之职,乘任职之便,有心搜集到鄂州之故物黄庭坚《松风阁诗卷》和宋代蔡襄墨迹等传世文物,携带回鄂。道光举人柯茂枝题《黄山谷松风阁诗卷并序》序曰:"王孝凤武部得此卷于柳君吕臣,盖元时长公主家故物,上有名贤十数人诗跋,又常为携李天籁阁所藏,项子京卞令之私印尤多,询希之珍也。尾不署涪翁(山谷)名字,纸色、绢色尚觉鲜好,然神采奕奕,尚非翻身凤凰。武昌(鄂州)传涪翁以松风阁一诗,然阁不时废,诗为世共独,此一墨宝,历数朝后复入吾邑士大夫手,山川笔墨之缘岂偶然哉。爱玩之久,为次原韵以赋其事,时咸丰九年(1859年)春三月。"

《花气熏人帖》

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草书,纸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帖上有南宋「缉熙殿宝」的印,入过南宋内府。也有清代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收藏印安歧。

宋四家

米 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定居江苏镇江。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人称"米南官"。米芾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在"宋四书家"中首屈一指。其书体潇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他少时苦学颜、柳、欧、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实的基本功。苏轼被贬黄州时,他去拜访求教,东坡劝他学晋。元丰五年(1082)开始,米芾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连其书斋也取名为"宝晋斋"。今传王献之墨迹《中秋帖》,据说就是他的临本,形神精妙至极。米芾一生转益多师,在晚年所书《自叙》中也这样说道:"余初学,先学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其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其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泽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宫,《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米芾自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对古代大师的用笔法、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涡,生活相对安定,后当上书画博士,饱览内府藏书,熟谙千载故事,古人得失,如数家珍。

米芾以书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书十分认真,自己说:"佘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的书法在宋四家中,列苏东坡和黄庭坚之后,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论苏东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的影响,但就书法一门艺术而言,米芾传统功力最为深厚,尤其是行书,实 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询问书法,米芾自称自己是"刷字",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刷字",体现他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他的书法作品,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纵变幻,雄健清新的特点。 从现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书法影响深远,尤在明末,学者甚众,像文徵明、祝允明、陈淳、徐渭、王觉斯、傅山这样的大家也莫不从米子中取一"心经",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米芾除书法达到极高的水准外,其书论也颇多。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显示了他卓越的胆识和精到的鉴赏力,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但过头话也不少,诮颜柳、贬旭素,苛刻求疵。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称"米氏云山",但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但目前唯一能见到的,也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画"--《珊瑚笔架图》,画一珊瑚笔架,架左书"金坐"二字。然后再加上米点和题款,米家山水便赫然而出。米芾以画代笔,颇有意趣。

作品欣赏:

《珊瑚帖》

米芾《珊瑚帖》,行书。又名《珊瑚笔架图》《珊瑚帖》,《复官帖》附于《珊瑚帖》之后,又名《珊瑚复官二帖》。纸本墨笔 ,分别为纵26.6cm,横47.1cm;纵 27.1cm,横 4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行书书迹,其书较中年以往作品,字态尤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如元代虞集评言:"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元代施光远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

《珊瑚帖》用的书写材料也很特殊,同的是竹纸,浅**,纸上竹纤维束较多。据说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用竹纸写的作品。

《珊瑚帖》 曾经南宋内府,元郭天锡、季宗元、施光远、肖季馨,清梁清标、王鸿绪、安岐、永[王星]、裴伯谦递藏。后归张伯驹。1956年张伯驹捐献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汇观》、《平生壮观》、《云烟过眼录》、《大观录》、《壮陶阁书画录》著录。

《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 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有个叫邵子中的人把一段蜀素 裱成卷,以待名家留下墨宝,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蜀素帖》经宋代湖州(浙江切耍┛な亓窒J詹囟?赆幔?恢钡奖彼卧?v三年八月,米芾立林希邀请, 伴 览太湖近郊的苕溪,林希取出珍藏的蜀素卷, 米芾书写,米芾才胆过人,当仁不让,一口气写了自作的八首 。卷中数诗均是当r 或送行之作。卷末款署"元 喑剑?旁露眨?妹醉暧"。

《蜀素帖》书于跛坷 龋扑亢敛皇芫窒蓿?室夥抛荩?帽士÷酰?适品啥?岚醋?厶簦?”浠?!赌夤拧范?咨谐鲆孕邢В?胶竺嬗?啥?魍眩?癫沙?荨C总烙帽氏 八面出锋",变化莫测。此帖用笔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体态万千,充分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因蜀素粗糙,书时全力以赴,故董其昌在《蜀素帖》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

《蜀素帖》明代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

宋四家

蔡 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

蔡襄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 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 草书曰:"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

《宋 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朱长文《续书断》: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

从以上三段记载中,可以知道,蔡襄书法从当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于他颇自惜,不妄为人书 ,所以传世作品较少。 另外可以看出当时书坛的风气已完全转向了诗文尺牍,而书碑则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为士大夫所不屑为,甚至连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这与唐代以前的情况有着根本的不同。

蔡襄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总体上看,他的书法还是恪守晋唐法度,创新的意识略逊一筹。但他却是宋代书法发展上不可缺的关纽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备的书法成就,为晋唐法度与宋人的意趣之间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桥梁。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 "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

《自书诗卷》

蔡襄《自书诗卷》,素笺本,纵28.2厘米、横221.1厘米。藏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蔡襄诗稿的一部分,共录十一首诗。内容包括《南剑州芋阳铺见腊月桃花》《书藏处士屋壁》《题龙纪僧居室》《题南剑州延平阁》《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福州宁越门外石桥看西山晚照》《杭州临平精严寺西轩》《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钱唐春月并游》《嘉禾郡偶书》《无锡县吊浮屠日开》《即惠山泉煮茶》等。

《自书诗帖》作于皇 二年(1056年),正是被召自福建重归汴京(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的中途。时年40岁,正不惑之年,中年蒙用,迟来还是不掩快意。着笔间,令人直睹心境的轻快。通篇流畅自然, 沉稳端丽,婉约淡雅,蕴藉清隽。作起首行中带楷,十分用意,渐次流畅不拘,溢而为行草,最后挥洒为小草,越到后来越潇洒自如,所以后人评为:"此公第一小行书"。

蔡襄《万安桥记》,楷书。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洛阳镇洛阳江上。由于洛阳江入海口过去称为万安渡口,所以当地人又称洛阳桥为万安桥。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倡建。北宋皇佑五年(1053 年)开始动工,历6年8个月竣工。桥建在江海交汇处,水阔浪急,工程非常艰巨。当时的劳动人民首创"筏型基础"来建造桥墩,并发明了"殖蛎固基"。以固桥基。使往来行旅"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洛阳桥规模宏伟,原长1200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500根,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现存桥长834米、宽7米。残存船形桥墩31座。洛阳桥附属文物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桥南的"忠惠蔡公祠"内,蔡襄自撰亲书的《万安桥记 》碑,此碑不仅书法端庄沉着,而且文字精炼,工刻细致,誉为文、书、镌"三绝"。

《万安桥记》

《万安桥记》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分刻在两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宽1.46米,厚0.3米,碑字分为6行,每字长1.8厘米,宽1.5厘米,现存碑刻有二,一为损毁后,于1963年摹拟原作重刻;另一为北宋原刻,原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间(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后为知州的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祠内。《万安桥记》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

内容附图:可查看引用的网址。

D1北京城西南,永定河畔,鹰山脚下,一座年轻的博物馆,浓缩展示着博大精深的三千年中国园林文化。这就是我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园博馆2013年5月18日开馆运行,基址原为上世纪70年代首钢炼钢废弃炉渣填埋区。博物馆总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950平方米,从北山洼引出水源,聚于场地南端,营造传统山水园林骨架,主体建筑与室外环境和谐相融,移景入画,浑然一体。

D2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D3集诗字画与文学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和追求“诗情画意” 的造园手法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最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一,在现代造园领域中应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应用。追求“立意 ,塑造“神似”,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D4悠久的园林历史 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归结起来,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个系统——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和中国园林。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那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D5中国古典园林还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统统表现了出来,如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等。它使人足不出户而能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D6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

D7北方山地园林“染霞山房”,位于园林博物馆的最北边,东、南、北均为依鹰山东麓坡地而建,西为缓坡平地,是园博馆的制高点。染霞山房运用多种的传统山地造园技巧和思想,结合鹰山东坡地形、地貌和植物情况,展现了北方山地园林的旷奥之美。园中建筑朱漆彩画,这里每一组建筑都各有来历,每一座均取自著名园林中的经典部分,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山近轩、秀起堂,颐和园中赅春园等。园内的建筑不施彩绘,保留了木头的本色,给人自然朴素之感。

D8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5] 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D9江南园林常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基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于是“小中见大”“一以当十”“借景对景”等造园手法,得到了十分灵活的应用,因而留下了不少巧妙精致的佳作。如苏州小园网师园殿春簃北侧的小院落,十分狭窄地嵌在书斋建筑和界墙之间,而造园家别具匠意地在此栽植了青竹、芭蕉、腊梅和南天竹,还点缀了几株松皮石笋,这些植物和石峰姿态既佳,又不占地,非常耐看。

D10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D11北方平地园林“半亩轩榭”,为原北京内城弓弦胡同北方私家园林代表“半亩园”的局部复建。半亩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84年已被全部拆除。园中叠石假山被誉为“京城之冠”。复建设计截取园中最具特色的云荫堂庭院,涵盖了丰富多变的园林建筑形式。园内建筑照原貌漆以“香”色(栗子皮色),景区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北方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D12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拙政园、网师园等。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杭州西湖等。

D13北方水景园林“塔影别苑”,利用博物馆后的鹰山为背景,结合人工营建的水系、建筑、植物等要素构筑一处北方水景园林。利用桥、堤、岸、舫的变化将周围景物融为一体,突出水景造园思想,巧于因借,利用水面将鹰山永定塔引入园中,倒影成趣,景致独具一格。

D1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D15四川虽地处西南,但历史悠久、文化发达,那里的园林亦源远流长,富有自己的特色。蜀中园林较注重文化内涵的积淀,一些名园往往与历史上的名人轶事联系在一起。如邛崃县城内的文君井,相传是在西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所开酒肆的遗址上修建的,井园占地10余亩,以琴台、月池、假山等为主景。再如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眉州三苏祠、江油太白故里等园林,均是以纪念历史名人为主题的。其次,蜀中园林往往显现出古朴淳厚的风貌,常常将田园之景组入到园内。另外,园中的建筑也较多地吸取了四川民居的雅朴风格,山墙纹饰、屋面起翘以及井台、灯座等小品,亦是古风犹存。

D16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园博馆内复建其精华部分,主要包括深柳堂、临池别馆、浣红跨绿桥桥廊等景致,真实还原体现了岭南园林以水居中、环水建园的造园主旨特色。古香古色的浣红跨绿桥廊把园林分成大小两部分空间,各自以一大一小两水池作为中心景观。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在屋顶、墙壁、花池等处的灰塑技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D1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诗人杜牧的这一名句,不仅写出了南朝佛寺的繁盛,而且也点出了寺院环境的优美。大江南北的山水名胜之地,几乎被佛堂伽蓝占尽。今天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的全国各大小名山,几乎山山有古刹,有人曾有“园包寺,寺裹园”来形容这些寺园美丽的风景

D18镇江焦山是一座处于长江中的小岛,环境特别幽静。山半腰有座别峰庵,娟小玲珑,四周绿树翠竹相映。庵中有两间书斋,曾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读书处。门旁挂有画家手书的一副楹联:“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在板桥看来,好的居住环境并不在于大和多,而是要有诗意,唯其如此,才能做到以雅胜大,以少胜多。这“雅”和“小”,便是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

D19畅园位于苏州庙堂巷,是苏州小型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清代宅园的典范。园博馆内的畅园为整体复建,包含了桐华书屋、憩间、留云山房、涤我尘襟等景致,周边以山石花木为主题,四周高低变化的白墙为背景。面积不大,一亩有余,但布局巧妙,以水池为中心,周围绕以厅堂、船厅、亭、廊,采用封闭式布局和环形路线,景致丰富而多层次。身处畅园,感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体会苏州园林的“古、秀、精、雅”。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因此,苏州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

D20“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人们常用这楹联来形容中国古典戏曲以少胜多的高超技艺,文人园林亦然。它要在小范围内表现出大千世界的美景,就更要运用“以一当十”的艺术原则。园中各景,无论是假山水池,还是庭院一隅的一树一石,都要经过推敲锤炼,注入文心诗意,以收到笔少气壮、景简意浓的艺术效果。